華人首富李嘉誠,出生于1928年,今年88歲。當記者問到李嘉誠的退休計劃時,他這樣說道:“我已做好退休準備,但現(xiàn)在還沒有這個計劃。我每天都樂于為股東或基金會付出時間和精力,數(shù)十年如一日,我可能是公司請病假最少的人之一。”
古人云:一勤天下無難事。“勤奮”可以說是從古至今幾乎所有的成功者都在踐行的真理。然而更多的人則把成功寄托于“勤奮”之外的偶然性。
對于此,李嘉誠認為:“勤奮是個人成功的要素,所謂一分耕耘,一分收獲,一個人所獲得的報酬和成果,與他所付出的努力是有極大的關系的。運氣只是一個小因素,個人的努力才是創(chuàng)造事業(yè)的最基本條件。”
今日事今日畢,拖延是惡習!
我有晚上在辦公室加班的習慣,因為白天應酬太多,有個員工也跟我一樣,晚上經(jīng)常出現(xiàn)在公司辦公室里。我就跟他說:“不要太晚,注意休息。”他說:“今天還有工作沒完成,做完就休息。”有一天晚上,我發(fā)現(xiàn)他走了,可過了一會兒又回來了,我過去問他,他說在路上突然想起電腦系統(tǒng)的一個數(shù)據(jù)弄錯了,所以馬上回來,改了再回家。他的這種敬業(yè)精神深深打動了我,后來公司成立一家新部門,我讓他做了部門經(jīng)理。因為工作交給他,不會耽誤在他手里,我放心。他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是公司的副總。
——摘自《李嘉誠自傳》
李嘉誠的辦公室陳設非常簡單,桌面上干凈得一張紙都沒有,因為多年來他堅持“今日事今日畢”。
這就是李嘉誠,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不拖延的人,李嘉誠的世界里沒有拖延,在他看來,每一個向往未來的人都要做到“今日事,今日畢”。不論是誰,管理者也好,員工也罷,只要有了拖延這樣的惡習,那么他的進取心就一定會逐漸減少,最終喪失。每個人在快要取得成績的時候,往往因為一個懶惰的念頭而放棄了一秒鐘,而這一秒鐘就是最大的錯過。
李嘉誠在管理企業(yè)的時候,最注重的就是時效性,一個管理者是沒有能力去承擔拖延帶來的損失的。唯一的辦法就是,從現(xiàn)在開始,今日事,今日畢。凡是能及時完成的工作他必然很快就付出努力。對于他來說,拖延浪費的不僅僅是時間,還有財富和榮譽。
在李嘉誠的眼里,什么是先機?當一個新事物出現(xiàn),只有5%的人知道時,趕緊做,這就是機會,做早就是先機。當有50%的人知道時,你做個消費者就行了。當超過50%時,你看都不用去看了!這是使李嘉誠常勝不敗的一重要因素。透過這個“先機”要訣,我們不難發(fā)現(xiàn),趕緊、做早等字眼無不傳遞著一個重要的信息,那就是——勤奮。
李嘉誠的勤奮習慣是年少時在茶樓養(yǎng)成的,這也為李嘉誠今后取得的商業(yè)成就鋪墊了基礎。廣東人習慣喝早晚茶,大清早就有茶客上門。故茶樓規(guī)定必須在早上5時開始為客人準備茶水茶點。為此,李嘉誠的鬧鐘總是調(diào)快10分鐘響鈴,這樣,每天他都是最早一個趕到茶樓,為的就是能夠讓自己隨時走在別人的前面。長期以來養(yǎng)成的習慣讓李嘉誠將“搶先”視為經(jīng)商的頭號要訣。
即將過去的2016年,您是否實現(xiàn)了您的財富夢想?您滿懷激情,想大干一場這里是最好的平臺,還有最好的營銷模式,還有最好的產(chǎn)品,還有最好的團隊,還有正在飛速的行業(yè),一切都好!您是否在尋找這樣的平臺呢?最好的事業(yè)需要最好的合伙人!我們也正在尋找您......